GIA 科學家評估稀世罕有鑽石
這顆溫斯頓紅鑽目前正在史密森尼學會公開展出。
加州卡爾斯巴德– 2025 年 4 月 7 日 – GIA 美國寶石研究院科學家團隊近期與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(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) 礦物科學部及巴黎礦業學院 (Paris School of Mines) 的策展人合作,對溫斯頓紅鑽 (Winston Red diamond) 進行了深入研究。這是一顆非常稀有的 2.33 克拉紅鑽,目前正在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。溫斯頓紅鑽是現存的第五大純紅色鑽石,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公開展出的同類鑽石。
GIA 主席兼行政總裁 Susan Jacques 表示:「溫斯頓紅鑽是地球上最精美的寶石之一,從其無與倫比的深紅色澤,到綿延流長的悠久歷史,都是極為珍貴。天然彩色鑽石本就極為稀少,而紅鑽更是大自然饋贈的稀世珍寶。根據公開紀錄,世上僅有約二十顆超過一克拉的純紅色鑽石。評估這顆非凡的寶石是 GIA 的重要科學里程碑,進一步鞏固了我們在彩色鑽石領域的深厚專業累積。」
GIA 科學家與合作夥伴運用先進儀器,再結合數十年的研究、經驗與歷史紀錄進行精密分析,成功解析這顆稀世紅鑽的顏色成因,並根據其礦物學特徵與歷史背景,推測其原產地極可能是巴西或委內瑞拉。
GIA 執行副總裁兼鑑定所及研發部行政總裁 Tom Moses 表示:「當溫斯頓紅鑽近日送至 GIA 進行分級鑑定時,我立刻回想起 1987 年對它進行鑑定的情景。這顆鑽石的獨特魅力實在令人難以忘懷。溫斯頓紅鑽是一顆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珍稀寶石。其老礦式切工、深邃的紅色色相以及內含物,不僅展現出其卓越特性,也訴說著一段歷史。這段故事可追溯至 1938 年 9 月,當時 Jacques Cartier 將這顆鑽石售予印度納瓦納加爾的君王,為這顆寶石增添了歷史意義。」
GIA 紐約鑑定所鑽石研究資深經理 Ulrika D’Haenens-Johansson 博士表示:「這顆鑽石彷彿經歷過巨大的壓力,現在綻放出一種熾熱的紅潤光彩。縱使幾代科學家極力探究,也未能拆解紅鑽極其稀少的原因。透過對溫斯頓紅鑽進行細緻檢驗,再結合 GIA 數十年來對其他紅色鑽石的研究資料,我們方能以獨特視角深入探討此課題。其色澤可歸因塑性變形所產生的特徵,即鑽石的晶體結構在地球深處經歷高溫高壓的漫長歲月,因而產生微妙變化。這顆鑽石擁有濃郁的紅色光澤和珍貴的歷史背景,展現出非凡的價值與意義。」
「Ronald Winston 捐贈的溫斯頓紅鑽與溫斯頓彩色鑽石珍藏,是近數十年來對美國國家寶石與礦物珍藏而言最具意義的捐贈之一。史密森尼很榮幸能夠成為這些自然歷史珍品的永久家園,尤其是讓大眾得以欣賞它們。」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寶石與礦物策展人 Gabriela A. Farfan 博士表示。「過去兩年,我們一直致力研究溫斯頓紅鑽,並為它即將在溫斯頓展廳首次展出作好準備,讓大家見證它與希望鑽石同時展出的重要時刻。這場展覽以交響樂為靈感,溫斯頓紅鑽猶如指揮家,引領其他彩色鑽石奏響彩虹樂章。」
每一萬顆鑽石中,僅有一顆能呈現明顯彩色,突破無色鑽石的微妙色彩範圍。在 GIA 鑑定過的逾百萬顆彩色鑽石中,僅 0.07% 為紅色,而當中只有略多於一半獲得 GIA 成色等級中的「Fancy Red」,而溫斯頓紅鑽便是其中之一。
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將於 4 月 1 日正式揭幕以天然彩色鑽石為主題的展覽,而溫斯頓紅鑽將會是是次展覽的焦點。此次展覽還展出了來自溫斯頓彩色鑽石珍藏系列的 40 顆寶石,這些珍品均由著名珠寶商及寶石收藏家 Harry Winston 之子 Ronald Winston 捐贈予博物館。
Farfan 博士是關於溫斯頓紅鑽研究文章的第一作者,而 Ulrika D’Haenens-Johansson 博士則擔任共同作者。該文章將於今年春季在 GIA 科學季刊《Gems & Gemology》上發表。其他共同作者包括史密森尼學會國家寶石收藏部經理 Russell C. Feather, II、巴黎高科礦業學院礦物學博物館主任及策展人 Eloïse Gaillou 博士、GIA 研究助理 Stephanie Persaud、GIA 博士後研究助理 W. Henry Towbin 博士,以及 GIA 研究科學家 Daniel C. Jones 博士。一如 1934 年以來的所有《Gems & Gemology》期刊,這篇文章將載於 GIA 網站(網址為:www.gia.edu/gems-gemology),且供大眾免費查閱。
溫斯頓紅鑽的 GIA 天然彩色鑽石報告,編號 1236003920。